勠力同心抗洪抢险
——渝新南桐煤矿抗洪抢险侧记
6月27日晚,万盛地区遭遇强降雨袭击,刘家河水位多次猛涨,引发渝新南桐煤矿井下涌水量剧增——最大涌水量达到每小时3920多立方米,致使矿井安全面临极大的威胁。
面对洪灾,南桐煤矿在渝新能源公司的坚强领导下,广大干部员工齐心协力、顽强拼搏、日夜奋战,奏响了一曲曲“保矿井安全”的抗洪抢险之歌。
上下联动,构筑抗洪坚强屏障
险情就是命令。渝新能源公司党委高度重视,多次签发关于防洪防汛的调度指令,就抗洪抢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面对突如其来的险情,南桐煤矿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成立应急抢险指挥部,总指挥詹兴建立即下达抗洪抢险命令,与常务副总指挥李建勋、副总指挥令狐克亮等一道坐镇调度室、监控室指挥抗洪抢险战斗,并落实开展井下、地面河床、矸石山、王家坝山坡等区域摸排水患、抢险队伍组织,抗洪物资调配等工作。应急抢险指挥部设立了排水组、抢险组、技术组、救援组、综合组、供电保障组、地面排查处置组、物资供应保障组,团结带领广大干部员工构筑起一道抗洪抢险的坚强堤坝。
主动出击,合力勇战“洪水猛兽”
“立即撤出井下北翼人员,关闭负450水平水闸墙,实施截留……”詹兴建分析水情后果断下达命令。“加强地表透水和南翼水位监测分析,发现异常立即汇报。”南桐煤矿班子成员24小时应急值守,统筹指挥应对险情,保证抗洪抢险有序高效地进行。
由于矿井涌水量持续增大,导致排水系统能力严重不足。6月27日,南桐煤矿应急指挥部决定安装水泵提高负450水平到负325水平、负200水平、正负零水平的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
灾情就是责任。井下险情处、地面重要区域,到处都是党员干部员工忙碌的身影。大家不惧苦累,奋战在抢险战斗最前沿。
6月27日晚至28日中午,作为这次抗洪抢险的突击队——机电一队、机电二队、瓦斯探放水队组织广大员工连续奋战14.5小时,圆满完成负359水平九石门潜水泵、水管安装以及负350水平七石门潜水泵安装,为负450水平排水分流每小时160立方米创造了良好条件。突击队员在安装过程中,饿了就吃盒饭、方便面、面包,渴了,喝自带的凉水,困了也强打精神。负责现场安装的机运科管理人员赵延从6月27日起连续7天坚持奋战在抗洪第一线。
安装多级水泵是一项很艰难的任务。在负325水平零二区和负450水平零一区安装多级水泵的过程中,突击队员们早、中、夜班连续作战,克服了多级水泵体积大、笨重不易搬运等诸多困难,出色完成矿下达的安装工作计划。虽然他们的岗位很平凡,但他们顾全大局、忘我奋战、无怨无悔的品行和情怀却感人肺腑。
井下抗洪抢险在激烈地进行,地表安全隐患巡查处置也在紧张有序地推进。7月2日,该矿党委负责人令狐克亮带领地测防治水人员和总务科人员到王家坝山坡、刘家河、鱼塘角等区域巡查,对查出的4个私采小煤窑洞进行了封堵,防止地表水渗透入井。在封堵的过程中,大家齐心协力,搬石头和黄泥巴进行封填,汗水湿透了衣服,身上沾满了泥浆,双手磨出了血泡……但大家自始自终顽强奋战,成功封堵小煤窑洞,减少了地表水对矿井的威胁。
截至7月6日,南桐煤矿安装应急抢险潜水泵5台、多级水泵3台、内齿轮绞车一台,敷设排水管道近2000米、供电线路1500多米,封堵7个小煤窑洞,处置防洪沟1000多米,矿井排水能力达到每小时3300立方米,比原排水能力每小时2800立方米提高了每小时500立方米,并消除了地表多处安全隐患。
目前,南桐煤矿水情处于安全可控状态,抗洪抢险仍在持续有力推进。